2024《化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 时间:2024-09-30

化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代码:0703,申请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学生适用)

一、 学科简介

1. 本学科的通识性概况

化学学科是是自然科学的一种,以化学、物理、数学、传递过程原理、化学反应等基础理论为基本知识体系,以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等为研究方法,通过工程应用服务于经济与社会的各领域,尤其是资源加工、原材料制造、专用化学品生产等,并不断为之提供新鲜的学科知识、创新的专门技术、高层次的专业人才。化学学科将为能源、资源、环境、循环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且随着经济与社会需求的不断提升,其自身的基础理论体系将不断深化和完善,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将不断创生和发展,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交叉学科将不断萌生和发展。

2. 我校本学科软硬件实力介绍

我校2021年获批化学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化学学科拥有教育部定点、财政部资助、湖北省省属高校唯一研究生创新中心,拥有 “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是湖北省“催化材料”2011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太阳能高效利用”2011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等。化学学科设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等四个研究方向,涉及多酸化学,功能配位化学,碳中和,有机合成方法学,功能有机分子的合成,新型催化剂,金属防腐机理,光热电转化方法等;它们各有侧重,互有交叉,与化工、环境、冶金、能源、材料、轻工、医药、食品等学科相互渗透。化学硕士点在团队建设、硬件条件建设、创新水平和教育质量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有专职教师26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高级职称比例达到73.1%,博士比率达到73.1%。

二、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知识面宽、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

2.具有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作风,求实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

3.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4. 了解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掌握本专业的现代实验技能、研究方法和计算机技术;

5. 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6.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工作,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科研工作和相应的技术管理工作。

三、研究方向

1. 无机化学

多酸化学、功能配位化学、碳中和等

2. 有机化学

有机合成方法学、功能有机分子的合成等。

3. 物理化学

新型催化剂、金属防腐机理、光热电转化方法等

4.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先进高分子材料结构设计与合成,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及新技术,功能材料与新能源材料制备,高分子材料高性能及功能化,聚合物基复合材料先进成型


四、学制及学习年限

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

五、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

总学分

≥32学分(学位课≥19学分)

修课

学分

27学分

学位课≥19学分,其中:英语5学分、思政类3学分;

非学位课≥8学分,其中公共选修课≥1学分,必选至少一门跨一级学科选修课;

补修课不计学分

实践

环节

2学分

社会实践、三助、创新创业竞赛、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国内外研修等任选其二

2学分


必修

研究

环节

3学分

开题报告

1学分

学术活动,至少6次

1学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创新论坛)

1学分

六、课程设置

参见《化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七、实践和研究环节

1.实践环节

1)社会实践。研究生可以通过参与企业实习、校企合作项目、驻厂调研、社会调查、支教、扶贫及其他志愿者服务等方式进行实践活动,提倡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开展,累计不少于15个工作日。

研究生完成“社会实践”活动后,需撰写不少于500字的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实践过程概述及体会、感想等,并附必要的佐证材料。社会实践服务对象(单位或个人)应在报告上填写评语。研究生提交由实践单位和指导教师签署意见的书面实践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助研、助教、助管。研究生担任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其目的是培养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完成至少一个标准岗位的助教、助管或助研工作通过后记 1学分。

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的相关要求和考核办法等参照《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三助”岗位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湖工大研[2016]24号)。

3)创新创业竞赛。规范和促进研究生科研成果转化,鼓励研究生开展创业实践,提高创业技能。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并完成我校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4)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完成一项省(市)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并在PI团队内部进行PPT汇报(不少于20分钟),经PI团队负责人评阅合格者记1学分。

5)国(境)外研修。研究生在读期间通过各类项目赴国(境)外高校、科研机构学习、交流合作时间在3个月以上,或参加一次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学院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2.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一般应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和科研项目,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选择具有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确定学位论文工作的内容和工作量时应考虑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类型、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培养年限等因素。开题报告通过后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3.学术活动。为了促使研究生能主动关心和了解国内外本学科前沿的发展动态,开阔视野,启发创造力,要求每个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参加学术活动不少于6次,且每次参加学术活动必须写出500字以上的心得。经指导教师(小组)检查、审核,完成者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4.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创新论坛)。研究生必须参加学校的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学术学位研究生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的具体要求,按照《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通过后在研究环节记1个学分。

八、科学研究与学位论文

1.学术论文

本学科全日制研究生申请硕士学位前必须至少在B类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部分期刊目录如下:

序号

刊物名称

级别

1

ACTA CHIMICA SINICA

A

2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A

3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A

4

ACTA PHYSICO-CHIMICA SINICA

A

5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A

6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A

7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

8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A

9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

10

Chinese Journal of Inorganic Chemistry

A

11

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

A

12

Chinese Journal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A

13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A

14

Progress in Chemistry

A

说明:(1)各类期刊目录以各年级培养方案制定时相关数据库的最新版为依据;

2)所有期刊不含增刊;

3)期刊目录只是示例列举。

2.学位论文形式与评价标准。学位论文须独立完成,要体现出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各学位授权点应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六届学科评议组颁布的一级学科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和学校相关规定制订学位论文形式、内容要求与评价标准。

3.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论文答辩及学位授予按照《湖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细则》湖工大研[2021]8号文执行。


九、其他

1.培养方案的修(制)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原则上一个一级学科只能制订一个培养方案,确属人才培养差异需要的,经本学科所在单位教授委员会同意后,可分学院制订一级学科培养方案,在保持总体一致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和特色。

3.本次制订培养方案的范围包括目前学校批准设立的所有学术学位种类。培养方案一经确定,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的,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4.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5.本方案适用于“化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2023级开始实行。



“化学”学科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类别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

学期

开课学院

备注

19

公共

基础课

S008043

学术英语视听说

40

2.5

1

外国语学院

A,B班

选其一

S008044

高级英语视听说

40

2.5

1

外国语学院

S008045

学术英语读写译

40

2.5

2

外国语学院

A,B班

选其一

S008046

高级英语读写译

40

2.5

2

外国语学院

S00905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36

2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选

S009066

自然辩证法概论

18

1

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必选

学科基础课

S015266

学术道德与论文写作指导

16

1

2

材化学院

必选

S015326

高等无机化学

32

2

1

材化学院

任选1-2门

S015018

高等有机化学

32

2

1

材化学院

S015327

高等物理化学

32

2

1

材化学院

学科专业课

S015328

高等结构分析

32

2

1

材化学院

要求6学分(适用于方向12,3)

S015329

胶体与界面化学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330

高等有机合成

32

2

1

材化学院

S015331

高等结构化学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332

绿色化学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002

材料成型与加工

32

2

1

材化学院

要求6学分(适用于方向4

S015003

材料表面与界面

32

2

1

材化学院

S015004

材料结构与性能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008

聚合物物理与化学

32

2

1

材化学院

S015001

材料研究方法

20学时实验)

48

3

1

材化学院

S015010

新能源材料与技术

32

2

1

材化学院

























公共

修课

S006113

知识产权

16

1

2


经济与管理学院


1学分

S006112

技术经济与经济法

32

2

2

S019003

信息检索

16

1

2

图书馆

S022001

创新创业与就业指导

16

1

2

就业与创业学院

S008047

日语

32

2

2

外国语学院

S008048

法语

32

2

2

外国语学院

S008049

德语

32

2

2

外国语学院

S020001

体育

16

1

2

体育学院

S003131

大数据概论

32

2

2

计算机学院

S005999

劳动素养

16

1

1

土建学院

S005998

工程美学(美育方面课程)

16

1

1

土建学院

S010046

数学建模应用

32

2

2

理学院

专业

选修课

S015333

现代化学化工专题

16

1

1

材化学院

≥7学分,至少一门跨一级学科选修课必选(适用于方向1、2、3)

S015334

化学化工专业英语

32

2

1

材化学院

S015011

纳米材料与技术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165

新能源材料及应用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265

先进材料导论

32

2

2

材化学院


国际化通识课

16

1

2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S014059

跨学科整合设计与实施

32

2

2

工设学院








S015339

材料专业英语A

32

2

1

材化学院

要求7学分,至少一门跨一级学科选修课必选(适用于方向4

S015007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008

聚合物流变学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009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010

聚合物共混改性

32

2

2

材化学院

S015338

先进轻量化材料

32

2

2

材化学院

S010231

数学思想和方法选讲

32

2

2

理学院

S008124

跨文化交际

32

2

2

外国语学院

S024001

设计思维

16

1

2

创新创业学院

S001177

先进制造技术

32

2

2

机械学院

S014059

跨学科整合设计与实施

32

2

2

工设学院

必修

环节

实践

环节


社会实践、三助、创新创业竞赛、科研项目申请书撰写、国内外研修等任选其二


2


材化学院

必修

研究

环节


开题报告


1


材化学院


学术活动


1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及考核(创新论坛)


1


补修课

无机化学

32

2

1

材化学院

跨专业录取研究生必修

有机化学

32

2

1

材化学院

物理化学

32

2

2

材化学院

高分子化学

32

2

2

材化学院

高分子物理

32

2

2

材化学院

注:(1)方向1,无机化学;(2)方向2,有机化学;(3)方向3,物理化学;(4)方向4,高分子化学与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