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您的位置: 首页 > 70周年校庆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前身是设立于1978年的原湖北轻工业学院化学工程系。2004年9月,学校着眼于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的良性发展,以现有院(系、部)为基础,整合教学资源,将化学工程系更名为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2012年10月,为集成学科群体优势、搭建创新大平台,适应国家和区域发展的重大举措,由原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和生物工程学院组建成轻工学部。2016年6月,为进一步优化学科布局,理顺管理体制,原轻工学部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制浆与造纸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材料技术研究所(金属材料学科)合并组建,成立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学院新成立制浆造纸研究院、绿色轻质材料研究院。

学院现有教职工123人,其中专任教师92人,党政管理人员、教辅人员31人。在校学生1523人,其中本科生1252人,硕士研究生266人,博士研究生5人。

学院设有4个系、2个研究院、1个实验中心;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其中,1个湖北省优势学科,1个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拥有1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博士授权点、3个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硕士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建设有1个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个湖北省工程实验室,参与共建了1个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另建有1个湖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湖北省实习实训基地,1个湖北省实习实训示范基地,1个省级创新引智示范基地,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一、学科建设

学院在化学工程系时期,主要开办制浆造纸和高分子材料两个专业。1991年增设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1993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0年增设环境工程专业。2001年增设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现设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轻化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等5个本科专业,其中1个湖北省品牌专业。

学院现建设有轻工技术与工程湖北省优势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湖北省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工艺校级重点学科;其中,轻工技术与工程为博士点授权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学校博士点建设学科。2019年,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化学”获批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新增“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理学硕士授权点;2021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两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是全国最早(1978年)招收该本科专业的6个单位之一、湖北省首批重点学科、湖北省品牌专业、高分子材料绿色合成与加工湖北省教学团队、湖北省战略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湖北省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牵头建设“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工程中心、湖北省中试基地、湖北省研究生工作站、湖北省示范实习实训基地等多个省级平台,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2019年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湖北省“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完成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家进校考查。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湖北省博士点立项建设学科、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21年获评湖北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轻化工程获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博士点授权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有湖北名师工作站,湖北省教学团队,2021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化学工程与工艺是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获批),2010年获批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获批湖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15年获批生物与化学制造湖北省优势特色学科群。2021年获批化学(理)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020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人才培养

为强化本科教学中心地位,学院不断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计划,2005年逐步推广双语教学。2012年,《从植物纤维揭示造纸术的奥秘》获批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双语课程,《植物纤维化学》获批省级精品课程。2018年制定了《材化学院本科教学质量持续改进工作实施办法》《材化学院课程目标及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实施办法》《材化学院课程累进式考核管理实施细则》等教学管理机制,修订了教学任务确认制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条例、教师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办法等,为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一流专业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以来,学院教师团队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实验教学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获批“湖北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团队;参加教学竞赛获湖北省第七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工科组一等奖、全国高等院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能力大赛副教授组全国一等奖、第三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设计之星奖、第二届全国高校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三等奖。《材料科学基础》《聚合物合成工艺学》获批省级一流课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系、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获批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022年1月,学院新材料与绿色化工教师团被育部评为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近五年,本科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一等奖、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二等奖、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PMC)二等奖、湖北省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优秀成果奖一等奖。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15项、省级41项。文化类赛事中,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C类特等奖、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第十一届全运会围棋赛事国家级第五名、湖北省大学生围棋个人赛第一名、长江钢琴杯青少年音乐比赛获一等奖、湖北省一二九诗歌散文大赛获散文类三等奖。

2018年,14分子创新班考研录取率达到93.1%,成为学校史上“最牛考研班”,事迹被楚天都市报、新浪网、人民网、中国教育在线、研招网等多家媒体报道。近两年学院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超过40%。

学院建有1个省级研究生专业实践基地、3个省级研究生工作站。2021年成立学院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研究生督导委员会,制定了《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和《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研究生教学督导工作管理办法》。近三年,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310余篇,人均发表高水平论文达到1.68篇。

为纪念优秀校友萧栋栋,学院于1999年开展“爱心列车”志愿活动,2012年成立“爱心列车”志愿者协会,2016年成立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在福星养老院、协和医院、南湖花园、华锦社区等地长期开展敬老爱老、助残扶弱、关爱儿童等志愿活动,活动成果多次被楚天都市报、武汉晚报等新闻媒体报道。在2016年高校共青团活力团支部创建遴选中,被团中央学校部评为“活力团支部”。

2016年以来,学生连续五年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湖北省自强之星”,2020年12月,17级学生袁治航获评“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个人事迹被中国青年报以《袁治航:大山里走出的自强之星”为题》在2020年12月15日02 版刊登报道。通过长期培育,学院还涌现出湖北省优秀志愿者,湖北省第六届“长江学子”基层就业典型、湖北省第七届“长江学子”应征入伍奖等人物典型,3次获评湖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2015年以来,学院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6年11月,学院高分子复合材料及制品获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着学校正式具备申报相关军工领域项目的资质。近五年,获批国家级项目15项;科研到账经费7120余万元;发表论文502篇,其中SCI/EI收录318篇;授权专利191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175项;出版专著4部。2021年新增获批省级校企联合创新中心11个。2021年1月,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办的《中国人才》期刊以《院士专家企业行“在荆州助力脱贫攻坚工作”》为题报道了学院教师的科技扶贫事迹。

2020年 12月,英国皇家化学会发布了2019 Top1%高被引中国作者名单,学院教师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2019 Top 1% 高被引作者”。2021年10月,学院在材料学全球性影响刊物“先进功能材料”发表研究论文,ESI高被引论文取得突破。

师资队伍建设

学院专任教师中,现有教授24人,副教授34人,博士82人。拥有一批在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年轻学者,其中有高层次人才19名,其中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1人,湖北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湖北省“青年拔尖人才培养计划”1人,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11人,湖北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2016年12月,聘任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英国皇家学会工业院士张祥成教授为学院客座教授。2021年5月,聘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亚太材料科学院院士张联盟教授为学校战略科学家。

五、交流与合作

学院分别与美国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Dartmouth、英国Loughborough大学、瑞典Stockholm大学、加拿大University of Waterloo、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等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在国内与香港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多所兄弟相关院校(系)和研究机构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进行着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学院与东风汽车集团、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富思特集团、浙江嘉兴敏实集团、万邦特种材料有限公司、金红叶纸业(湖北)有限公司等国内多家知名家企业共建了产学研合作基地。

2016年,学院举办了第一届湖北工业大学《科学为工业服务》创新与投资国际高峰论坛、年承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金属材料工程与冶金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17年,学院在全校率先筹建造纸行业校友会;2018年举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连接技术专业委员会会议,承办第十一届湖北省大学生化学化工成果报告会,第一届湖北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湖北省化学化工学会橡塑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2019年承办先进聚合物发泡技术论坛、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材料分会2019年连接技术学术年会;2021年举办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车用轻质材料与加工湖北省工程实验室、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瞿金平参加。

六、党建引领

学院党委始终将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坚持党管教育,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持续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引导广大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2017以来,发展教工党员3人、学生党员333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000余人。严格落实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和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双带头人”培育工程,教师支部双带头人担任支部书记比率达100%。

近年来开展了“书记讲音乐党课”、3D打印党徽献礼百年、手语“唱”国歌学党史、武昌起义史迹陈列馆情景党课、为学生党员过政治生日等特色党建活动,先后被极目新闻、长江云等主流媒体平台报道。2020年学院牵头组建“9+2”授课团队,为全校师生讲授《追梦》系列思政通识课:“神奇新材料•点燃高科技梦想”。2021年严格按照《关于党的基层组织任期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完成了学院党委、党支部的换届工作。



https://smce.hbut.edu.cn/xygk/xyjj1.htm
https://smce.hbut.edu.cn/xygk/xyjj1.htm